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高三抗爭事件簿〉編輯筆記

寫在前頭

《育才街112》中青刊筆記專欄收錄兩篇稿件,為〈社辦診斷報告書〉、〈自由的滋味〉,然而你可以發現這其中的連結是非常薄弱,且突兀的出現了自由的滋味中有關自由的論述,表面上無法窺見的形成經過,包括此專欄的建構、被審查到最終完稿,以及操縱其中的種種力量,在此將帶您略窺一二。

發想

青刊筆記聚焦於一中校園中攸關學生的議題與事件。我們由近來校方日漸緊縮的管理政策著手,列出一些可以討論的議題(包括高三吼叫、服儀、社辦管理等),長久的論辯後我們歸結出「自由」的大命題,於是有了〈自由的滋味〉的相關論述。(請見《育才街112》)再輔以社辦現狀探討的〈社辦體檢報告書〉以及高三一連串鬼吼而至最終爆發的整場事件的〈高三抗爭事件簿〉在前為例,專欄架構大致底定,便開始蒐集資料撰稿。

關於河蟹,我說的其實是……

完稿後,與整本校刊內容交由學務處審核(順帶一提,校刊審稿流程:社團組長→學務主任→校長)主要有意見的為學務主任,送稿件的下午,青刊筆記的編輯被學務主任抓去討論,主任表示〈高三抗爭事件〉內容爭議性大,希望不要刊登,編輯們當然不同意。學務主任當時也並未持強硬態度,但表示「很多部份需要修改」。

經過約二至三天一來一往的修稿後,〈高三抗爭事件〉主要修改了一些初稿中有謬誤之處、少部份的語氣修改較為通暢可接受,對於此,筆記的編輯虛心接受並且立即改正。但會談過程中,學務主任針對部份內容提出修改的理由在編輯眼中十分不合理,試舉例如下:

第四大段

針對聖約翰高中同學的部份,學務主任曾表示聖約翰高中校風保守,對方校方對此事十分感冒,曾為此責罵美國的同學,主任擔心校刊提及將影響兩校友誼,要求修改。

(然而,上千人有目共睹的事實竟得因此而磨滅?若刪去此部份對於當天的來龍去脈的描述將完全失真。另外,我們也質疑學務主任是否是過度多慮,或者僅是找理由搪塞。)

第十大段

「教官『遣走』高一、二的同學」,主任對「遣走」一詞有意見。

(當下竟有國文老師批改作文之感)

第十一大段

1、「校方並不放心高三學生自習的狀況。」主任頗不認同,經編輯由前後文解釋後,主任甚至提出「其實不只是校方不放心,當初開協調會的同學,老師都不放心阿!」並要求將此加入。

(校方究竟是否有勇氣面對學生的質疑與檢視,在此我們看到校方亟欲營造一個良好的形象,但表面之下的作法與心態卻是如此的敷衍塞責?)

2、註1中「學務會議上否決此議題之理由並非僅有安全問題,學生方面可能因透過導師轉達,而出現理解上的差異,『此再度顯露學校資訊上的不流通、對等。』」學務主任表示此為「以訛傳訛」而非資訊不對等、另外關於開放慎思樓議題都有公開……等。

(以訛傳訛不就是因為大家不知道實際的理由嗎,這不是資訊不流通是什麼?那為何一個攸關學生權益的會議內容不予公開,而學生被迫從導師獲取片面不完整的消息時,校方又將此歸咎於導師與學生「以訛傳訛」?)

(學務主任對此並不接受)

河蟹你、河蟹我!

由於討論並無共識,而校刊將要交付印刷,主任留下紙條表示不再修改,但必須放入主任在朝會(5/11)的講稿作為條件,編輯便將第九大段整段改放講稿(主任原先對此段也不甚滿意),不料隔天主任卻表示欲將整篇從校刊中抽掉,態度更為強硬。編輯立即與主任協調,久無法說服主任,付印在即,便妥協。

至於河蟹的理由呢?只能說是十分繽紛,包括爭議性高,媒體可能會斷章取義報導拉。校刊又是官方的刊物啦…觀點應該更加「全面」,而且校刊給人的感覺是原來以前學長可以吼叫那以後的學弟也可以來吼。或者從字詞上挑毛病,例如高三「抗爭」事件,某教官(當時有教官參與討論)表示他不覺得這是抗爭,純粹是幾個人的意見吼叫出來,你也知道一中生的生態啦云云。(那我們也質疑了,五月七日這個有訴求、有計畫、勉強可稱稍有組織的集體吼叫行動難道不是一個抗爭活動嗎?)

其他兩篇校方的意見倒是不多,校方僅是對高三此事件特別敏感,擔心在一次引起風波「會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簡單來說希望平息爭議,但在整場事件接近落幕之時,校方真的能夠自我檢討、發現問題真正的核心,並且能保證不再發生類似的情形進而影響大多數同學的利益?

寫在最後

育才街作為一個學校的刊物,我們認為其有必要關注一個學校在學期中發生的大小議題,高三抗爭事件更是佔了很大的重量。身為校刊編輯,我們有責任與權力去發掘這個議題種種成因與經、解剖分析問題的核心,並為這個我們存在的時代作註解。

身為本專欄的編輯,我必須為此道歉,我們的文筆無法完美到校方無話可說(相反的,他們要說的可多了)導致〈高三抗爭事件簿〉遭校方以若干理由河蟹。但在此,我們嚴正譴責校方對於一份屬於學生的刊物的諸多干預(這是一本向全校學生收取經費印製的刊物,並非校方澄清與粉飾的發表園地)。有趣的是,在與學務主任討論陷入僵局之際,編輯提出將此篇改為個人投書的方式發表,以解決校方所言之「觀點不夠全面」、「校刊印了大家就會認定為事實」的奇妙理由,主任卻表示即使是個人投書也要審核過了才能放,這時編輯便詢問主任:那如果今天是在文學獎中提到有爭議的事情呢?主任表示:唉呀文學獎審核委員如果看到有爭議的文章就不會讓他得獎啦!(不過,現今育才文學獎評審皆為國文老師,下學期聯合文學獎複審則由校外作家進行評,大概也不會有這種政治干預的問題發生)。我們不禁好奇這隻行政的手將以何種方式與理由去介入、去干涉得更多。這次的河蟹,極有可能,只是個開始。

3 則留言: